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吕某,男,56岁。口渴多饮,饮后复渴,消谷善饥,然食多即胀,小便色黄,然量不少。舌红苔少,脉软大。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A、栀子豉汤证
B、白虎汤证
C、白虎加人参汤证
D、小陷胸汤证
E、黄连阿胶汤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患者,男。右胁下满痛拒按,出汗,午后发热
- 1、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 猪苓汤证的主要病机是A、少阴热化,阴虚水
- 太阳阳明证的主方是A、大承气汤B、调胃承
-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是( )A、茯苓
-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 竹叶石膏汤的治法是A、辛寒清热B、清热益
-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宜(
- “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中的“阴”与“阳
-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饮水者”,
- 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A、大黄、黄芩、黄
- 根据原文第282条,下列不属于“少阴病形
- 小柴胡汤证“喜呕”的产生机制是( )
- 1、其病机属于2、其治法是3、治疗应首选
- 黄连汤证的主证是( )A、心下痞硬,
- 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的区别是(
- 伤寒大病初愈,气血未复,生气尚虚,若病后
- 治疗阳明实证的主要治法是A、通便泻热B、
- 根据原文第278条,太阴病能否发黄的先决
-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病机是A、热盛于里,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