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女,35岁。胃脘部隐痛,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伴胃脘灼热,似饥而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治疗应首选()
A、内关、天枢、中脘、膈俞
B、内关、足三里、中脘、胃俞
C、内关、天枢、中脘、太冲
D、内关、足三里、中脘、下脘、梁门
E、足三里、中脘、内关、三阴交、内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1、"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记载于:2、"
- 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A、心下满B、身
- 下列关于针刺补泻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 治疗痛经,在下列穴位中应首选A、漏谷B、
- 1、本经共有穴位:2、从犊鼻穴直下3寸、
- 下列各穴定位,非与脐平齐的是:A、神阙B
- 1、元代滑伯仁于公元1341年著:2、明
- 1、经脉循行"注心中"的是:2、经脉循行
- 1、清代针灸名家李学川的代表作为:2、隋
- 治疗中风闭证,除选太冲、劳宫穴外,还应选
- 治疗热结型便秘,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脾
- 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证的组穴首选:A、心俞
- 关于脾肺气虚型遗尿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
- 1、治疗脏病应首选:2、治疗脏腑急性病应
- 足少阴肾经在胸部的走行是:A、前正中线旁
- 在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
- 下列经脉循行,与"耳"不发生联系的是:A
- 1、归属于督脉的是:2、归属于肺经的是:
- 下列哪组属行针辅助手法A、提插法,捻转法
- 针灸起源于中国,最早传播到的其他国家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