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皮内针是临床常用刺法。某科室决定用之来治疗哮喘病证。
- 多项选择题1.本疗法在《内经》中称为:
A、以痛为输
B、燔针劫刺
C、静以久留
D、砭刺
E、解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其常用针型之一有:
A、毫针型
B、磁珠型
C、图钉型
D、压豆型
E、多头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在治疗哮喘病证中,以下处方中不太正确的耳穴是:
A、肺
B、交感
C、心
D、肾上腺
E、气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冬季留针时间是:
A、1~2天
B、2~3天
C、2~5天
D、3~5天
E、3~7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5.以下注意事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关节附近不可以埋针
B、胸腹部可以埋针
C、埋针处感觉疼痛或有碍活动,这是得气表现,不必取出或重埋
D、夏季埋针时间不可过长
E、埋针处不可着水,以防感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
-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中的"两筋"指的是A、肱
- 下列各穴中,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是A、陷谷
- 斑秃证属血虚风燥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A、
- 在下列对针具器械的消毒中,较安全的二种消
- 下列关于治疗足跟痛的穴位针刺法正确的是A
- 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有A、腧穴特异性B
- 以下概念正确的是A、郄穴是经气深聚的部位
- 下列哪两穴系于元气,阴中有阳,重灸有回阳
- 手三阴经是指( )A、肺经B、肝经C
- 1、书中首次提出的一类腧穴的取法与应用的
- 十五络脉的主要作用是A、对经络起统率联络
- 面痛的上颌、下颌部痛,主要属A、足阳明病
- 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 )A、先深后浅
- 1、其穴位名称是:2、其穴交会的经脉是:
- 针灸治疗肝气郁结月经先后无定期正确的有A
- 下列属于本经配穴法的是( )A、牙痛
- 下列分布在三角窝中的穴位有A、尿道B、神
- 下列关于外伤性截瘫的治疗针法叙述正确的是
- 痰多选丰隆、呕吐选内关体现了A、辨证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