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48岁,因“乏力、低热2年”来诊。患者于2天前查血常规:白细胞增多。既往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0/50mmHg(1mmHg=0.133kPa)。皮肤无苍白、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Ⅰ线9.5cm,Ⅱ线11.5cm,Ⅲ线-4.5cm。双下肢无水肿。
- 多项选择题1.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血常规+白细胞分类
B、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活检
C、细胞染色体核型、BCR-ABL1融合基因,Jak2/V617F突变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E、腹部B型超声或CT等
F、肝功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为明确诊断需要相鉴别的疾病有
A、类白血病反应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骨髓纤维化(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等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
C、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等其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疾病(MPD)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脾边缘区淋巴瘤
E、肝硬化
F、肝吸虫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提示血常规:红细胞4.29×10
/L,血红蛋白145g/L,血小板405×10
/L,白细胞110.5×10
/L,中性粒细胞0.89,分类可见少许幼稚粒细胞。B型超声:脾显著增大。肝功能未见异常。其他检查结果未出。患者暂时可采用的处理方法有
A、口服羟基脲降低白细胞
B、立即进行白细胞单采术
C、多饮水,碱化尿液、抗尿酸治疗
D、避免脾区外伤
E、抗生素治疗
F、保肝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提示骨髓形态检查: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显著增生,各阶段比例增高,原始粒细胞0.035,以中、晚和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嗜酸粒细胞多见,红系和巨核系增生。骨髓活检:粒、红、巨三系增生,以粒系为主。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值为0。细胞染色体核型:46,xy,t(9;22)[15]。融合基因检查:BCR-ABL1 P210阳性,Jak2/V617F突变。该患者可确诊为
A、骨髓增殖性肿瘤
B、慢性髓系白血病加速期
C、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
D、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
E、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F、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5.该患者最佳的一线治疗是
A、羟基脲
B、α-干扰素-2b
C、伊马替尼
D、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E、达沙替尼
F、尼罗替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6.提示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出现恶心、呕吐、水肿等。此时恰当的处理是
A、支持治疗、利尿等对症处理
B、必要时减量甚至暂停伊马替尼
C、将伊马替尼减量至300mg/d以下
D、不能耐受时改用第2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E、保肝治疗
F、不作处理,继续观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关于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说法正确的是A、
- 1、该病人的诊断为A、红白血病B、急性髓
- 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A、发热B、出
- 伯基特淋巴瘤的特点为A、预后较好B、由小
- 病变在膈上的HL,在实施扩大照射时, 应
-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需鉴别的疾病包
- 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所致溶血性贫血,其酶系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包括A、人类白细
- 2000年WHO提出了淋巴组织肿瘤分型方
-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异常包括A、T细胞亚群
- 淋巴瘤采用化疗的适应症是A、Ⅱ期病人不考
- 1、该患者应诊断为2、该患者的贫血表现为
-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其他实验室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保护措施有哪些A、必要的
- 血型可以指 ( )A、红细胞表面
- 关于DIC的诊断依据,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为避免 (
- 关于CHOP方案表述正确的是A、每三周为
- 血栓按其组成成分可分A、微血栓B、混合性
- 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A、肝、脾、淋巴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