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患者,男性,54岁,突起意识模糊、烦躁不安2小时来院就诊。
患者家属代诉于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起胸骨后持续性闷胀不适,随即出现烦躁不安,阵发性意识模糊,于2005年10月15日19:30分收入急诊科。
体查:T37.7℃,P160次/分,R30次/分,BP65/45mmHg,发育正常,神志浅昏迷状,全身巩膜皮肤无黄染,浅淋巴结未扪及,瞳孔3mm,双侧等大、等圆,外耳道无流脓,鼻翼无煽动,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充盈,胸廓稍呈桶状,语颤正常,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160次/分,律不齐,心音较弱,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不肿,脑膜刺激征(一),病理征(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E
A示K+5.1mmoL/L,Na+135mmol/L,CI
104.8mmo/L,Ca2+2.5mmol/L,CO
CP
6.1mmol/L。 ECG:1.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扑、室颤。 2.ST-T改变,提示心肌病变。 肌钙蛋白定量(cTnI)1.5ng/mL,心肌酶血全套:除ALT及AST正常高值以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血气分析正常。6小时后复查,心肌酸正常。 入院后给予电击复律后,21:10呼吸频率减慢为2~3次/分,心电图波为室扑、室颤,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可达龙抗心律失常等,尔后又反复出现室扑、室颤、交界性逸搏心律等,经三次电击除颤于22:35分心肺复苏成功,心律恢复为窦律,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转入心内科治疗10天,病愈出院。 追问病史:患者于2000年及2003年曾有过2次类似发作,但仅持续约半小时左右自行缓解,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无抗心律失常药物服用史。 住院期间进一步检查: 1.x-ray:双肺野纹理稍粗,未见主质病变,心膈无异常。 2.头颅CT未见异常。 3.复律后ECG:见图13~1。多次复查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4.心脏彩超:心内结构正常。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2.鉴别诊断有哪些(请提出支持点及排除点)? 3.进一步检查项目? 4.处理原则是什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1、下列检查最重要的是2、此患者住院后出
- 巨幼红细胞贫血根据缺乏物质的种类分为A、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次要诊断指标有A、白细
- 血液免疫学检查包括A、酶标法测定各种因子
- 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血象变化包括A、MCV、
- 正常红细胞的特点 ( )A、呈双
- 1993年Shipp等提出了NHL的国际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受
- 下列支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是
- 关于DIC的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纠
- 止血的机制是A、凝血因子参加B、组织损伤
- 非凝血性疾病包括A、肿瘤B、消化性溃疡C
- 患者男性,45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 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血液系统表现包括A、头昏
- 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将体液分为 (
-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需鉴别的疾病有
- 血液系统的组成是A、蛋白质B、血液C、造
- 溶血时的临床表现包括A、头痛B、腿痛C、
- 1、最可能的诊断是2、下列最有助于诊断的
- 1、诊断应首先考虑2、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