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者男性,82岁,因"间断心悸、气促3年余,加重1个月,突发上腹痛3小时"入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气促,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曾就诊于社区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颤动",静脉予胺碘酮后转复。此后,患者仍间断有上述症状,每年1~2次,发作时自行口服胺碘酮200mg后,约数小时症状可逐渐缓解。近1个月,患者夜间频发上述症状,共3次,均服用胺碘酮后逐渐缓解。入院前12小时,患者于夜间排尿后再次发作心悸、气促,伴轻微头晕,自服胺碘酮200mg未能缓解,加服倍他乐克12.5mg后逐渐缓解。入院前3小时,患者再次发作心悸、气促,伴持续性剧烈上腹部疼痛,无放射痛,无其他伴随症状,呼叫120急救中心送至医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吸烟史。无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查体:T36.6℃,P57次/分,R24次/分,BP120/80mmHg。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未闻及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白细胞12.18×109/L,中性粒细胞0.93,血红蛋白128.2g/L,血小板149×109/L。电解质:K+3.9mmol/L,Na+140.1mmol/L,Cl-106.8mmol/L。凝血功能:D-Dimer238g/L,INR1.09。蛋白C活性73.3%,蛋白S活性108.0%。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23.9g/L,MYO453.30g/L,TNI11.74g/L。超声心动图:左房前后径3.0c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0cm,室间隔厚度1.0cm,低左心室射血分数64%,左心室下壁基底段运动异常。常规12导联心电图如图71所示。
多项选择题1.心电图提示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急性侧壁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D、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E、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F、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2.入院初步诊断为

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B、急性心肌梗死

C、阵发性心房颤动

D、COPD急性加重

E、心功能不全

F、慢性肾功能不全

G、消化性溃疡

H、急性肺栓塞

I、肺源性心脏病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3.[提示]急诊接诊患者后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顿服氯吡格雷300mg, 即刻转运送往导管室,选择经右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术中可见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右冠状动脉发出第三后降支后完全闭塞, 可见血栓影。指引导管BMW导引导丝通过有完全闭塞处后到达右冠状动脉远端,予以Export XT血栓抽吸导管反复抽栓3次, 抽出条状红色血栓及大量白色血栓,但血管仍有狭窄。反复抽吸5次后, 虽然未能达到TI-MI3级血流,但血栓影消失, 管腔未见明显残余狭窄。行血管内超声结果提示:右冠状动脉全程内膜完整, 原闭塞处残余少量血栓,血管近端及远端均未见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术后患者腹痛缓解, 转运心脏监护病房。予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6100U,12小时1次抗凝, 阿司匹林100mg/d抗血小板治疗。术后第2天,患者再发心房颤动, 感明显心悸,心率100次/分, 治疗策略选择室率控制,给予倍他乐克(12.5mg/次, 2次/天),心率减缓后转复窦律。此后间断有发作, 每次均可自行转复。术后1周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未见附壁血栓,左心耳平均血流速度30cm/s。术后第10天开始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维持INR2~3。患者出院后3周于规律监测INR前提下仍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胃体间质瘤, 4.9cm×3.4cm。患者下一步的药物治疗为

A、坚持服用抗凝药物

B、停用抗凝药物

C、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D、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E、坚持服用胺碘酮

F、停用胺碘酮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4.本案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为

A、冠状动脉斑块破裂

B、冠状动脉痉挛

C、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

D、冠状动脉狭窄

E、心房血栓栓塞冠状动脉

F、冠状动脉钙化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