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患者,女,47岁,56kg,因"子宫粘膜下肌痛"拟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前一般情况尚可,ASAIⅠ级,BP130/70mmHg,HR70次/分,RR15次/分,SpO
98%,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区可闻Ⅰ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律齐,ECG示"心肌缺血",胸X片"心肺未见异常",HCT26%,Hb79g/L。入手术室后予输液,监测BP、HR、RR、SpO
、ECG、常规快速诱导,顺利插入气管导管,机控呼吸,静吸复合全麻。术中使用蒸馏水作为膨宫介质,共用40瓶(20000ml)。手术结束前30min,患者HR由60次/分左右减至40次/分左右,予阿托品0.5mg静注,HR增至50-60次/分,其间BP无明显变化。术毕,HR再次减至40~50次/分,BP140/60mmHg,ECG显示"频发室早呈二联率,QT轻度延长,心肌缺血",予利多卡因50mg缓慢静注后室早渐消失,此时患者HR80次/分,BP140/70mmHg,自主呼吸良好14次/分,呼吸空气时SpO
维持在95%,浅反射恢复,呛咳,呼之能睁眼,不能耐受气管导管,遂拔除气管导管。观察20min后发现,患者意识淡漠,球结膜水肿,对痛刺激有反应,但较迟钝,予纳洛酮0.4mg缓慢静注,无明显效果,并发现血性尿液约700ml,立即静注速尿20mg,急查血气和电解质:PH7.396,PaO
35.6kpa,PaCO
3.9kpa,HCT29%,Na+112.8mmol/L,K+2.88mmol/L,Cl
85.3mmol/L,Ca2+1.0mmol/L,且标本溶血严重。将患者转入ICU病房进一步治疗。经ICU综合治疗,患者血电解、血浆渗透浓度遂渐回升至正常水平,血红蛋白尿消失,球结膜水肿消失,意识清楚,无任何并发症或后遗症,痊愈出院。 请分析:1.根据患者手术麻醉期间的情况变化,可以作出什么诊断? 2.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有什么经验教训可吸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列因素中,常用的吸入性β
- 下列哪几项是影响冠状循环主要因素 (
- 在下列有关孕妇的内分泌系统改变的叙述中,
- 影响局麻药起效时间的主要因素 ( )A、
- 实验动物麻醉期间保持体温恒定的措施包括
- 下列关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原则,正
- 常见高原病包括以下哪几种 ( )
- 引起血管舒张的神经机制有A、交感缩血管神
- 1、体外循环血液复温,水温与血温的差不易
- 下列属于能源性营养物质的有A、碳水化合物
- 以下哪些为臂丛神经阻滞入路 (
- 可使心排出量减少的因素A、牵拉胆囊B、心
- 药物的毒性反应经历三个不同的时相是A、毒
- 下列有关新生儿Apgar评分叙述,错误的
- 下列哪些是鼻腔外侧壁的结构A、上鼻道B、
- 下列哪些药物不会使血糖浓度明显增高A、乙
- 下列哪种情况易发生Ⅱ相阻滞现象 (
- 术后血压升高的常见原因有A、疼痛B、低氧
- 测定脑、神经功能的现代医学技术包括A、脑
- 预防围麻醉期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措施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