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性,23岁,在公司例行查体中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Hb 82g/L,MCV 109fl,RDW 16.1%,Ret计数2.1%,WBC 2.61×109/L,分类N 0.39,L 0.51,M 0.08,Eo 0.02,PLT 43×109/L。患者1周前曾有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自行服药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未就诊。
- 多项选择题1.患者在国内多家医院就诊,不同专家给出的诊断主要包括AA和MDS。该病例不符合AA诊断的有
A、贫血
B、红细胞呈大细胞性
C、网织红细胞增高
D、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E、血小板计数降低
F、患者1周前曾有发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患者为大细胞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因此, 诊断与鉴别诊断时必须考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的检查有
A、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B、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C、骨髓活检病理
D、外周血碱性磷酸酶染色
E、免疫分型检查
F、基因检查
G、染色体检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提示】该患者进行上述全面检查,结果提示骨髓呈增生表现, 红系增生较明显,未见明显的病态造血, 骨髓铁染色未见环核铁粒幼细胞。免疫表型检查提示粒系细胞标志表达紊乱,未见明显幼稚细胞群增多; 染色体检查结果为正常核型。据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贫血
E、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
F、溶血性贫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提示】临床医生考虑该患者1周前有发热表现,且诊断MDS证据不足, 故考虑免疫因素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可能性较大。鉴于患者血象尚可,一般情况也较好, 因此予以支持治疗,随访血象变化。患者对MCV变化比较关注, 认为MCV恢复正常,是其病情好转的标志。但患者发现, 即使是同一份血样,在检验科急诊化验室做的血常规总是比病房检验科的检验结果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因患者是治疗后复查,因此不宜在急诊化验室检查血常规
B、患者应选择在病房检验科检查血常规更为准确
C、同一份标本检测结果差异较大,说明这2台血液分析仪可比性不合格,需行仪器比对试验
D、MCV并不能反映病情的变化,因此患者不必过分关注
E、MCV下降,提示患者红系异常变化逐渐恢复,因此可以作为患者状态恢复的一个观察指标
F、MCV结果恢复正常后,患者即不需继续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1、为确证是否有DIC,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 1、引发左基底节梗死的原因是( )。
- 肝病时,测定结果减低的纤溶系统指标包括(
-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共同机制都是微
- 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是 ( )A
- 需要与急性白血病进行鉴别的疾病是A、再生
- 肝脏和内皮细胞均能合成的血液凝固调节蛋白
- 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特征的是( )A
- 血小板的细胞骨架蛋白包括 ( )
- B细胞恶性淋巴瘤可以有( )。A、浆
- 1、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 下列符合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
- 如图所示的异常红细胞增多可见于 (
- 有助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的试验有
-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 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 ( )
- 1、病态造血的是A、幼红细胞巨幼样变B、
-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了MDSFAB
- 下列检查哪项改变与溶血有关 (
- BT延长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