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性,38岁,未婚。因“反复发热,伴咳嗽3个月,恶心呕吐10天”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反复发热,伴咳嗽,体温波动在38.0℃~39.5℃。当地医院查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一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后疗效不佳,症状反复。福建传染病医院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后经疾病防治中心(CDC)确诊。考虑肺部感染,不排除合并真菌感染,外院予以伏立康唑治疗5天后体温好转,但未继续治疗。后间歇发热,每次输注伏立康唑后均能使体温下降至正常,每次体温下降后均自行中断治疗。查CD4+T细胞绝对值5个/μl,1个月前开始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依非韦仑+司他夫定+拉米夫定),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无法进食,进食后即呕吐,呈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伴间断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发热无明显规律,无明显畏寒寒战。有多次冶游史。查体:体温39.9℃,心率102次/分,呼吸324次/分,血压l1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晰,精神差,神情紧张,躯干部及四肢皮肤可见散在丘疹,呈传染性软疣样丘疹,中央呈脐凹状。呼吸平稳,两肺呼吸音粗,两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及哮鸣音。
- 多项选择题1.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为( )
A、感染性
B、肿瘤晚期
C、结缔组织疾病
D、淋巴瘤
E、药物热
F、血液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患者出现皮疹的可能性原因是( )
A、细菌性败血症
B、HIV相关性皮疹:结节性痒疹
C、梅毒疹
D、结缔组织疾病
E、药物疹
F、真菌感染
G、病毒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提示】抗HIV抗体初筛及确诊试验阳性,CD4++T细胞53个/μl, 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阴性。脑脊液检查无异常发现。胸部CT提示两肺病灶较前加重,考虑感染性病变。入院10天患者仍有发热, 皮疹未消退。对患者下一步的合理处理措施是( )
A、进行HAART治疗
B、肺穿刺病理活检明确肺部病灶
C、反复血培养
D、骨髓穿刺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一般菌及真菌培养
E、适当使用地塞米松控制体温,减轻症状
F、反复脑脊液培养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提示】肺穿刺病理检查:肺泡隔增宽, 炎细胞浸润,局部性肺实变, 另见肺实变区细胞内外真菌孢子,考虑肺部真菌感染, 倾向为马尔尼菲青霉菌。血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生长++++; 骨髓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生长; 肺穿刺液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生长。对患者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
A、诊断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
B、在HAART基础上加用伏立康唑治疗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个月
C、每天给予两性霉素B 0.5~0. 7mg/kg体重,静脉滴注×2周;此后伊曲康唑400mg/d口服×10周,最后伊曲康唑200mg/d口服直至患者免疫功能重建,预防复发
D、每天给予两性霉素B 0.5~0. 7mg/kg体重,静脉滴注×2周;此后氟康唑首剂200mg/d,然后100mg/d×10周,最后氟康唑100mg/d口服直至患者免疫功能重建,预防复发
E、仅需HAART治疗
F、仅需两性霉素B治疗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麻疹皮疹的特征包括A、按一定顺序出疹B、
- 对鼠疫具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A、
- 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生狂犬病的影响因素有A、
- 脑囊尾蚴病的临床表现包括A、癫痫发作B、
- 鼠疫的预防A、灭鼠灭蚤,监控鼠间鼠疫B、
- 莱姆病关节病变的特点有A、多累及小关节B
- 黑热病的治愈的标准是 ( )A、
- 关于棘球蚴,叙述正确的有A、生长缓慢,往
- 关于蛲虫病的诊断依据,正确是A、最常用肛
- 布鲁菌病的临床诊断需要做的检查包括A、血
- 1、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2、应首先采
- 对休克型暴发性流脑的治疗应该 (
-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包括A、
- 1、最可能的诊断是2、本病的流行特点不包
- 感染中毒型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特点为A、寒
- 与阿米巴肝脓肿临床症状轻重相关的因素有A
- 莱姆病的临床表现包括A、游走性红斑B、脑
- 能够诊断活动性丝虫病的试验有A、间接荧光
- 伤寒并发症包括A、肠出血B、肠穿孔C、中
- 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出现“阿托品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