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者男性,43岁,系北方某地农民。因“发热8天”入院。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无头痛咽痛全身肌肉及骨关节疼痛,无腹痛腹泻等症状。在就近诊所按“感冒”给予消炎退热治疗(具体诊断及用药不详),体温降至正常,但1~2小时后体温又升高。入院当天在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12×109/L,血小板计数7.3×109/L(偏低),尿蛋白(+)。查体:体温39.0℃,心率120次/分,血压120/90mmHg(1mmHg=0.133kPa);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出血点;球结膜无充血水肿;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多项选择题1.初步考虑患者应诊断为下列哪些疾病( )

A、肺炎

B、伤寒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败血症

E、斑疹伤寒

F、登革热

G、新疆出血热

H、恙虫病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2.【提示】患者发病时间正值当地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高峰季节。入院当晚体温仍高,波动于38.0℃~40.3℃, 心率104~120次/分,血压波动于(10°~120)/(70~90) mmHg。给予补液退热等治疗。入院当晚复查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2.49×109/L,中性粒细胞0.639, 血红蛋白142g/L,血小板计数46×109/L。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81.4%, 国际化凝血比率(INR)1.15,纤维蛋白原定量2.35g/L,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轻度升高。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法有助于排除肾综合征出血热( )

A、采集患者血清进行汉坦病毒分离

B、动态检测血常规和尿常规

C、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抗汉坦病毒IgM抗体

D、用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急性期及多尿/恢复期双份外周血抗汉坦病毒IgG抗体

E、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汉坦病毒RNA

F、检测外周血抗汉坦病毒中和抗体

G、立即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

H、检测降钙素原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3.【提示】入院第2天全天持续高热,大部分时间体温在39℃以上, 血压基本正常。全天拟输液体3550ml,但当天24小时实际仅输入250°ml, 至第3天下午3时才将前一天医嘱下达的液体输完。24小时共排尿1960ml。入院第3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已升至15.2×109/L, 中性粒细胞0.592,血红蛋白升至149g/L, 血小板计数13×109/L;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均无异常。第3天傍晚抗汉坦病毒IgM抗体检测(ELISA法)阳性。此患者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但仍处于发热期。此时应采取下列哪些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

A、继续原有治疗,保持每天液体入量20°0ml即可

B、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神志)

C、适当超量输液,液体种类以晶体液为主,酌情给予新鲜血浆或白蛋白

D、注意监测尿量和酸碱血气

E、输注血小板悬液,以补充降低的血小板

F、继续给予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注射液

G、给予强心和利尿药

H、立即给予氧疗,包括无创呼吸机治疗

I、给予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治疗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4.【提示】入院第3天,患者高热不退, 血小板计数迅速减少,血液呈现浓缩趋势。当天上午10时患者血压一度降至10°/80mmHg, 下午14时血压再度下降至10°/80mmHg,且心率增至122次/分, 报病危,开通三路静脉通道, 快速静脉滴注平衡盐液白蛋白血浆及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706代血浆),同时加滴少量多巴胺(40mg)。半小时后血压回升至(10°~130)/(70~80)rnmHg, 脉压维持在30~40mmHg,体温稳定于39℃。动态复查血常规, 血白细胞计数由早晨的15.2×109/L升至37. 88×109/L(下午1713),血小板计数降至8×109/L, 尿蛋白由阴性变为++,血尿由++增为+++。入院不足48小时已静脉补入各类液体近10 000ml, 但患者的血红蛋白仍升至161g/L。患者进入低血压性休克期的治疗措施应包括( )

A、继续加大输液量

B、继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神志)

C、液体种类以晶体液为主,酌情给予新鲜血浆或白蛋白

D、注意监测尿量和酸碱血气

E、输注血小板悬液,以补充减低的血小板数

F、酌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G、给予强心药

H、立即给予氧疗,包括呼吸机支持治疗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