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儿男性,6岁零4个月,陕西商洛市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因“发热伴头昏3天腹痛2天”,于9月中旬入院。患者于2天前傍晚开始发热,未测体温,伴头昏,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当地诊所按“上呼吸道感柒”给予输液后体温下降,次日体温再次上升至40℃,继续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体温降至38℃,伴腹部持续性胀痛,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曾前往省儿童医院诊治,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4. 45×109/L,中性粒细胞0.684,继之转至某三级甲医院传染病科诊治。入院后查体:体温39.8℃,心率123次/分,呼吸20次/分,神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颈部轻度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腹部平坦柔软,全腹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双侧膝腱和跟腱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均阴性。
多项选择题1.该患儿入院后应考虑诊断为下列哪些疾病( )

A、急性胃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阑尾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E、结核性脑膜炎

F、其他细菌性脑膜炎

G、脑型疟疾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2.【提示】患儿入院次日体温最高40℃,仍诉头痛头昏, 伴上腹间歇疼痛。无恶心呕吐。意识清楚,问答切题。查体: 颈仍呈轻度抵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8.4×109/L, 中性粒细胞0.86,血红蛋白119g/L, 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出凝血试验均正常。腰椎穿刺:初压125mmH2O(1mmH2O=0.98kPa), 白细胞计数216×106/L,中性粒细胞0.70, 蛋白381mg/L。在特异性检查结果尚未报告诊断尚未确定时,应采取下列哪些处理措施( )

A、一级护理

B、报病重或病危

C、给予小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

D、给予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静脉滴注

E、有条件时可予乙脑单克隆抗体静脉滴注

F、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G、给予退热镇静治疗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3.【提示】患儿入院后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立即给予相应治疗(包括退热脱水支持及对症治疗)。入院第3天,送检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报告检出乙脑病毒IgM抗体, 立即联系所在医科大学基础部取得抗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给予静脉滴注治疗(1次/天, 每次3~5mg,连用3~5天)。当天体温最高达39.5℃, 患儿意识渐模糊,呈嗜睡状态, 醒后尚能回答简单问题。颈中度抵抗。在患儿病情加重情况下,应进一步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

A、加大脱水药剂量

B、报病危

C、继续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D、继续静脉滴注抗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

E、加强昏迷护理皮肤护理防感染护理

F、加强病房消毒,选用抗生素静脉滴注,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G、加强退热镇静治疗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4.【提示】经上述各项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减轻, 体温降至36.7℃,仍嗜睡, 夜间睡眠好,未诉头痛。查颈软无抵抗, 白细胞计数5. 88×109/L,中性粒细胞0.374, 血红蛋白118g/L,复查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入院1周后行二次腰椎穿刺, 测脑脊液初压为70mmH20,蛋白574mg/L, 白细胞计数132×106/L,中性粒细胞0.40, 淋巴细胞0.60。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此后体温持续正常,神志清楚, 问答切题,进食如常。入院第11天后痊愈出院。此例中型偏重重型偏轻患儿的顺利康复与下列哪些因素相关( )

A、起病48小时内即人住三级甲医院的传染病专科,诊疗比较及时

B、入院48小时内虽然尚未最终确诊,但已针对乙脑进行了各种治疗

C、患儿系当地乙脑流行末期发病,一般流行末期的患者病情较流行初期轻,病死率低

D、确诊后及时给予抗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静脉滴注有助于迅速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E、患儿整个病程较短,未发生严重合并症,这些可能是临床经过较顺利的重要原因

F、加强了病房消毒,选用三代头孢抗生素静脉滴注,也是未发生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G、患儿病初有明显的腹痛,但并未干扰乙脑的诊断和治疗,这也是主管医师处置较正确患儿得以顺利康复的因素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