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黄曲霉毒素的来源、易受污染的食品、毒性作用、预防控制措施?
- (1)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土壤、粮食、油料作物、种子均可见到。我国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的广大高温高湿地区污染较重,北方各省污染较轻;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严重,大米、小麦、面粉较轻,豆类一般很少受污染。(2)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作用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①急性中毒。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兼有呕吐、厌食和发热,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肝脾肿大及肝硬变,肝脏有广泛肝胆管增生及胆汁淤积。②慢性中毒。中毒临床表现主要为生长障碍,肝脏亚急性或慢性损伤。组织学检查可见肝实质细胞坏死、变性,胆管上皮增生,肝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结节,甚至肝硬变等变化。③致癌性。黄曲霉毒素能够诱发动物肝癌,此外也可致胃腺瘤、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肿瘤。黄曲霉毒素对人类是否有致癌性,目前尚不能肯定。(3)预防要点:主要是防霉、去毒、经常性地进行食品卫生监测,并以防霉为主。①防霉。食品中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湿度、温度和氧气,尤以湿度最为重要。所以控制粮食中的水分是防霉的关键。在粮食收获后,必须迅速将水分含量降至安全水分以下。粮食入仓之后,应注意通风,保持粮库内干燥。采用除氧充氮的方法对防霉也有较好的效果。②去毒。粮食污染黄曲霉毒素后,可采用下列方法去毒:a挑出霉粒:对花生、玉米去毒效果较好;b加水反复搓洗、或用高压锅煮饭;c加碱破坏:适用于含黄曲霉毒素较高的植物油;d吸附去毒:在含毒素的植物油中加入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经搅拌、静置,毒素可被吸附而去除。③经常性食品卫生监测。根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要求和规定,加强食品卫生监测,限制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是控制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措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儿童少年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 胆汁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有哪些?
- 一般来说,豆类及其制品主要提供( )
- 简述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
- 医学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 )
- 无子蜜橘去皮后称重是100g,橘皮重20
- 在人群膳食调查报告中对居民膳食碳水化合物
-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准确
- 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身体测量指标有(
- 肥胖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呈____相
- “新建”的方法获取餐饮经营市场价其开办时
- 需要收集危险因素资料,根据影响健康的基本
- 办公室工作属于轻体力劳动。( )
- 河豚鱼中毒特点错误的是( )
- 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病毒,以微生物污染
- primry health care 的
- 下列属于统计各类食物摄入量的计算步骤的有
- 下列关于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为什么说维生素D缺乏主要原因是阳光照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