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痛经辨证论治
  • 本病以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小腹疼痛作为辨证要点,根据其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喜按或拒按等不同情况,明辨其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一般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经期,多属虚。痛胀俱甚、拒按,多属实;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多属虚。 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甚多为热。痛甚于胀多为血瘀,胀甚于痛多为气滞。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痛连腰际病多在肾。其治疗大法以通调气血为主。 1.肾气亏损: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方药:调肝汤(当归、白芍、山茱萸、巴戟、甘草、山药、阿胶)。 2.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黄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3.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4.寒凝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药:温经汤。 5.湿热蕴结: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