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问诊的内容
- 问诊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询问之时,应根据对象,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询问。其中间"现在症状"为重要部分。 1.问寒热: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1)恶寒发热:恶寒,是病人有怕冷的感觉,遂盖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寒;发热,是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病人全身或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是外感寒邪所致。 发热重,恶寒轻:为表热证。是外感热邪所致。 发热轻,恶风自汗:为太阳中风证。是外感风邪所致。 (2)但寒不热:指患者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根据发病急缓,病程长短,可分为二种类型。 1)新病恶寒:多因感受寒邪较重,阳气郁遏,皮毛失其温煦所致。病人突然恶寒,四肢不温,或腹部冷痛,或咳喘痰鸣者,为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多因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病人经常畏寒肢冷,得温可缓,舌淡嫩,脉沉迟无力等,为里寒证。 (3)但热不寒:病人但感发热,而无怕冷感觉,可见于热证。 1)壮热:病人身发高热,持续不退(39℃以上),可见满面通红,口渴欲冷饮,大汗出,脉洪大等症,属里实证。 2)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 阳明潮热:热势较高,日晡热甚(下午3~5时),兼见腹胀便秘,属阳明腑实证。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皮肤初按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属湿温证。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向外透发的感觉,兼见颧红、盗汗等症,属阴虚证。 3)微热:即轻度发热,其热势较低,多在37~38℃之间,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病后期。余邪未清或正气虚弱,抗病力弱,使病情迁延难解,处于正虚邪弱阶段。 4)气虚发热:长期微热,烦劳则甚,或高热不退,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等症。 5)小儿夏季热:小儿在夏季时长发热不已,至秋凉时不治自愈,是气阴两虚所致。 (4)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故又称往来寒热。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为半表半里证的特征,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病人时冷时热,一日发作数次,无时间规律,可见于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寒战与高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多汗等症,常见于疟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