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肺和胸膜检查方法
- 1.视诊:呼吸运动是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完成。正常成人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和腹壁运动度较大,形成腹式呼吸。女性呼吸则以肋间肌为主,形成胸式呼吸。 检查时注意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并注意胸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 2.触诊 (1)胸廓扩张度:一般在胸廓前下部检查,因为该处呼吸运动度最大。检查者双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前下部对称部位,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手掌和其余四指置前侧胸壁。嘱被检查者深呼吸,比较两手的运动度。 (2)语音震颤:语音震颤是受检查者发出声音,声波沿气道传到肺泡,并通过胸壁使检查者的手掌感到震动,故又称触觉语颤。 检查方法:检查者将双手掌尺侧缘置于被检查者胸壁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重复发出"yi"的长音,比较两手掌感到的震颤。语音震颤的强弱受到发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胸壁的厚薄以及气道通畅程度的影响。男性、成人和消瘦者比女性、儿童和肥胖者为强,前胸上部比下部强,右上胸比左上胸强。 (3)胸膜摩擦感:正常人胸膜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故呼吸时胸壁扪不到摩擦感。胸膜炎症使表面粗糙,当被检查者呼吸时检查者用手掌触诊,若有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称为胸膜摩擦感。一般在胸廓前下侧容易触及,因为该处胸廓活动度最大,深吸气末尤其明显。 3.叩诊 (1)叩诊方法: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放松肌肉,两臂下垂,呼吸均匀。检查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前胸到侧胸,最后为背部。 1)间接叩诊:检查者以左手中指为板指,平贴肋间隙,并与肋骨平行。但在叩肩胛区时,板指可与脊柱平行。叩诊用右手中指指端叩击板指第2节指骨前端,每次叩2~3次。叩击力量须均匀,轻重适当。 2)直接叩诊:检查者将右手2~4指并拢,以其指腹对胸壁进行直接拍击,以了解不同部位的声音改变。叩诊时应进行上下、左右对照。叩诊主要是腕关节和掌指关节运动,肩关节和肘关节应尽量不动。 (2)正常胸部叩诊音:叩诊音与肺泡含气量、胸壁厚薄以及邻近器官有关。正常叩诊音为清音,但各部位略有不同。前胸上部较下部稍浊;左上肺叩诊较右上肺叩诊稍浊;左侧心缘稍浊;左腋前线下方因靠近胃泡叩诊呈鼓音;右下肺受肝脏影响叩诊稍浊;背部较前胸稍浊。 (3)肺的叩诊 1)肺尖部:叩诊方法为自斜方肌前缘中央开始,逐渐叩向外侧和内侧,直至清音变浊为止。正常人其内侧为颈肌,外侧为肩胛带。二者之间距离即肺尖的宽度,正常为 5~6Cm。 2)肺前界:正常人右肺前界在胸骨线位置,左肺前界在胸骨旁线第4~6肋间隙处,相当于心绝对浊音界。 3)肺下界: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锁骨中线在第6肋间隙,腋中线在第8肋间隙,肩胛线在第10肋间隙。 4)肺下界移动度:相当于深呼吸时横膈移动范围。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查者作深呼吸并且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肺下界,作一标记。待受检查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吸,并且屏气,再叩肺下界。深吸气和深呼气两个肺下界之间的距离即肺下界移动度。检查肺下界移动度一般叩肩胛线处,也可叩锁骨中线或腋中线处。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6~8Cm。 4.听诊: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口微张开以免空气通过口唇发出声音,保持呼吸均匀。从肺尖开始由上而下、从前胸到侧胸再听背部,应上下、左右进行对照。发现异常时可嘱受检查者深呼吸再听诊,注意有无变化。 (1)正常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如同将舌抬起经口呼气所发出的"hA"的声音,该声音吸气相短呼气相长。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2)肺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所致。吸气时气流经支气管进入肺泡,使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肺泡的这种弹性变化和气流的移动形成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很像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Fu"的声音,为一种柔软吹风样性质,该声音吸气相比呼气相声音较响,声调较高且时间较长。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部位外,其余部位均闻及肺泡呼吸音。 正常人肺泡呼吸音的强弱与呼吸深浅、肺组织弹性大小、胸壁厚薄以及受检查者的年龄、性别有关。肺组织较多且胸壁较薄的部位肺泡呼吸音较强,如乳房下部、肩胛下部和腋窝下部,而肺尖和肺下边缘则较弱,矮胖者肺泡呼吸音较瘦长者为弱。男性肺泡呼吸音较女性强。儿童肺泡呼吸音较老年人强。因为儿童胸壁较薄且肺组织富有弹性,而老年人肺泡缺乏弹性。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又称混合呼吸音,兼具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的特点。吸气音与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呼气音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较弱,音调较低,时间较短。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及右肺尖可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其他部位听及提示有病变存在。 (2)语音共振:语音共振与语音震颤产生机制与检查方法相似,但前者凭听觉感受,后者凭触觉感受振动,故前者更为灵敏。语音共振检查时嘱受检查者发出"yi"的长音,同时用听诊器听语音,听诊时应上下左右比较。正常人听到的语音共振音节含糊难辨,语音共振增强时强度和清晰度均增强。若受检查者用耳语发音,用听诊器可以在胸壁上听到极微弱的音响,称为耳语音。 5.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在局部、单侧或双肺出现。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见于肺泡通气量减少、气体流速减慢或呼吸音传导障碍。 2)肺泡呼吸音增强:双侧肺泡呼吸音增强是肺泡通气量增强或气体流速加快所致。单侧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单侧肺部病变引起呼吸音减弱,而健侧肺可代偿性增强。 3)呼气音延长:肺泡弹性回缩力减弱或下呼吸道阻力增加造成呼气延长。 4)粗糙性呼吸音:支气管黏膜水肿或炎症,使内壁不光滑或狭窄,气流通过不畅所形成。 5)断续性呼吸音:肺部局部的炎症或支气管狭窄,气体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可引起呼吸音断续,有不规则的间歇,又称齿轮样呼吸音,多见在肺尖,由肺结核或肺炎引起。但在寒冷、疼痛或精神紧张时,呼吸肌发生断续的不均匀收缩,也可以听到断续性肌肉收缩附加音。但后者与呼吸运动无关,应与断续性呼吸音相鉴别。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即为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状呼吸音。常见于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即为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是肺实变区与正常肺组织掺杂或肺实变区被正常肺组织遮盖所致。 6.啰音: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两种。 (1)干啰音:干啰音是气流通过狭窄或部分阻塞的气道所发出的声音。病理基础为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平滑肌痉挛、管腔内异物、肿瘤、肉芽肿以及管壁外淋巴结或肿瘤压迫等。干啰音在吸气相与呼气相都能听到,但呼气相尤为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声音响度和性质容易改变,部位也易变换。低音调的干啰音称为鼾音,如同熟睡中的鼾声,多发生于气管或主支气管。高音调的干啰音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类似于鸟叫、飞箭或哨笛音,通常称为哮鸣音。 (2)湿啰音:湿啰音是气流通过气道内稀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称水泡音。也有认为是气道因分泌物粘着陷闭后,在吸气时重新张开所发出的声音。 湿啰音多见于吸气相,也可见于呼气早期,时间短暂,连续多个,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化,中小水泡音可以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出现或消失。 湿啰音的响度与病变周围组织对声音传导性有关,如肺实变或空洞共鸣,啰音便响亮;如病变周围有较多正常肺组织,响度便减弱。 湿啰音可分大、中、小水泡音。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于吸气早期。中水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中期。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后期。捻发音是一种极细而又极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出现于吸气末,如同用手指在耳旁搓捻一束头发所发出的声音。系细支气管壁或肺泡壁因分泌物黏着陷闭,当吸气时被气流冲开重新充气所发出的声音。但是呼吸数次或咳嗽后便可消失。 7.异常语音共振:语音共振增强或减低的临床意义同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嘱受检查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出"yi"的长音,喉部发音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肺泡传至胸壁,由听诊器听及。 在病理情况下,根据听诊音的差异可分为支气管语音、胸语音、羊鸣音、耳语音。 8.胸膜摩擦音:正常胸膜表面光滑,胸膜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故呼吸时胸膜活动并不发生音响。当胸膜发生炎症时,由于纤维素渗出,表面粗糙,呼吸时可听到脏层和壁层胸膜摩擦的声音。 胸膜摩擦音的性质和响度与胸膜病变有关,有的柔软细微,如同丝织物的摩擦声;有的粗糙,如同搔抓音。 胸膜摩擦音吸气相和呼气相均可听到,以吸气末和呼气开始最为明显,屏气即消失。深呼吸或听诊器胸件加压时,摩擦音增强。摩擦音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消失或复现,也可持续数日或更久。胸膜摩擦音可发生于胸膜任何部位,但最多见于腋中线下部胸膜移动度较大部位。当胸腔积液增多使两层胸膜分开时,摩擦音可消失。在胸腔积液吸收过程中,两层胸膜接触时,摩擦音又可出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