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白细胞检测
  • 1.参考值(表2-10): 白细胞数:成人(4~10)×10/l;新生儿(15~20)×10/l;6个月~2岁(11~12)×10/l。 2.临床意义:白细胞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多与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各种类型白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①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增高。②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应注意,在某些极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时;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肝癌、胃癌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l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l称中性粒细胞缺乏症。见于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还有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等;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x线、苯、铅、汞,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物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①核左移指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等。②核右移指周围血中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炎症恢复期,疾病进展期等。 4)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见于严重传染性疾病,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大面积烧伤等;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棒状小体见于急性白血病,其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时有重要价值;其他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如pelger-huet畸形也称家族性粒细胞异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也可发生于某些感染、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等;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其他如风湿性疾病、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 (3)嗜碱性粒细胞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入物超敏反应,红斑及类风湿关节炎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时;其他如糖尿病、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①生理性增多见于儿童期,4~6岁时淋巴细胞比例逐渐降低,粒细胞比例增加,逐渐达正常成人水平。②病理性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等;肿瘤性疾病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等。 2)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3)异形淋巴细胞:见于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其他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 (5)单核细胞 1)单核细胞增多:①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②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等;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2)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