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与人兽共患病有关的病原体不包括
- 下列哪种药物与呋塞米合用可增强其耳毒性
-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 在设计配对调查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
-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 现况调查的目的不包括
-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患者女性,12岁。突发突止的意识障碍,脑
- 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人敏感问题时,很多
- 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决定簇存在于
- 阈值是指
- 临床可用哌替啶进行分娩止痛,但给药时间宜
- 疾病监测最重要的目的是
- ACEI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并降低其
- 血红蛋白合成的原料是
- 胺碘酮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核酸分子杂交可发生在DNA与RNA之间,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毒是
- 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