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在我国19世纪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病死率可高达15%~20%,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几乎未见病死者。这是疾病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的
A、短期波动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长期趋势
E、散发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关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病毒的核酸是
- 按照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新生儿应接种的
- 抗肿瘤被动免疫疗法是给患者输入
- 试验的灵敏度是
- 某患者,女,52岁,表现为潮热、情绪波动
- 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
- 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 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 磷酸戊糖途径又称为磷酸葡萄糖酸旁路,产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与哪项因素有关
- 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
- 与Tc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 A.菌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
- 下列关于肺通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择只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中的碱基
- HLA-Ⅱ类抗原不在下列哪一种细胞表面表
- 下列哪项细胞因子具有下调免疫功能的作用
-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首先应进行的研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