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女性,30岁。农民。突起畏寒、发热、周身酸痛5日,于春节期间来诊,伴恶心、呕吐,近2日解小便时泡沫很多。查体:体温39.6℃,眼睑浮肿,左腋下可见搔抓样出血痕,右腋下有少许点状出血。血象:WBC34×10
/L,Hb160/L,异型淋巴细胞0.16,N0.60,L0.20,PLT90×10
/L。ALT112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急性病毒性肝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1、抗原漂移指的是( )2、抗原转换
- 1、慢性腹泻患者大便检出志贺菌,应考虑的
- HBV感染进入后期与传染减低的指标是A、
- 伤寒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志是( )A
- 1、伤寒的皮疹属( )2、流行性出血
-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诊断依据是( )
- 下列有关AIDS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流感的流行季节是( )A、春季B
- 下列因素中,不属于与狂犬病潜伏期长短密切
- 患者,突起腹泻1天,腹泻20余次,呈水样
- 下列各项,不属传染源的是( )A
- 乙脑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瘫痪B、
- 下列有关乙脑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A、粪培养
- 下列各项,不属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A、有病
- 患儿,5岁,8月中旬来诊。高热10小时,
- 1、感染后易转为慢性的痢疾杆菌是(
- 患者高热1周。检查:体温40℃,脉搏90
- 乙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高热B
- 下列各项,不属于典型乙脑临床分期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