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患儿,2岁。泄泻2天,大便日行10余次,质稀如水,色黄混浊。精神不振,口渴心烦,眼眶凹陷,皮肤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苔少。其治法是()
A、消食化积
B、疏风散寒
C、酸甘敛阴
D、渗湿止泻
E、清热利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治疗经间期出血肾阴虚证,应首选A、清肝止
- 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是()A、脏腑B、经络
- 下列哪项不是寿胎丸的组成药物()A、菟丝
- 患儿,10个月。高热烦躁,气急鼻煽,张口
- 治疗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应首选()A、清
- 肛裂疼痛的特点是A、周期性疼痛B、持续性
- 疳证的基本病理改变为()A、脾胃虚弱,运
- 大补元煎的组成是()A、人参、熟地黄、山
- 患者,男,38岁。左颧面部疔疮,根深坚硬
- 桂枝茯苓丸的组成是()A、桂枝、获苳、丹
- 急性湿疹的主要临床表现应除外哪一项A、起
- 属于原发性皮肤损害的是()A、痂B、丘疹
- 新生儿在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
- 导致妇产科疾病的最重要病理机制A、脏腑功
- 患儿,2岁。咳嗽2天,咳声不爽,痰黄黏稠
- 中医外科成为独立专科的年代是()A、商代
- 下列不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基本临床表现的是A
-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玉门的别称()A、胞门
- 正常小儿前囟关闭的时间是A、2~4个月B
- 创立儿科"五脏证治法则"的专著是A、《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