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70岁。戴全口义齿数周,由于疼痛来院复诊,检查:全口义齿固位良好,患者无法准确指出疼痛部位,口腔黏膜未见明显压痛点。本例最有可能造成原因是
A、义齿的印模不准确
B、咬合有早接触
C、牙槽骨骨尖
D、义齿基托边缘过长
E、垂直距离偏低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患者,男,30岁。左上2近中切角缺损,牙
- 若设计为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前腭杆
- 全口义齿基托的边缘封闭区是
- 由于对旧义齿不适造成的黏膜增生,应首先采
- 所谓的"临床牙冠"是指
- 以下哪种属于Kennedy第二类牙列缺损
- 固定桥承受力时,力传导到基牙上是通过
- 缺失,牙冠缺损达1/2以上,拟以为基牙修
- 缺失,松动Ⅰ度以为基牙,活动义齿修复,就
- 采用外耳道触诊法验证颌位关系是为了确定
- 恢复面正常形态的主要意义在于
- 可摘局部义齿中具有稳定作用的是
- 牙体预备的基本要求是
- 全口义齿选择后牙形态主要考虑
- 患者,男,58岁。戴用全口1个月,固位良
- 杆形卡环与圆环形卡环相比较主要不足之处是
-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全冠就位的原因
- 男,缺失,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自觉咀嚼无
- 前牙3/4冠邻面轴沟预备,正确的是
- Ante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