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39岁。突发上腹部疼痛10小时。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0余年, 未规范治疗。查体:T39.1℃, P120次/min,R20次/min, BP86/60mmHg。全腹压痛、反跳痛,板状腹。大量补液后血压和心输出量仍持续下降。为维持血压, 需要给予的治疗措施是
A、改善心肌供血
B、兴奋心脏的β受体
C、收缩阻力血管
D、扩张大动脉
E、扩张脑血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水肿时产生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
- 下列关于发热时机体代谢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
- 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
- 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 假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是A、对抗乙酰胆碱
- 热惊厥产生的机制是A、大脑皮质处于兴奋,
-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发生A、高渗
- 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注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A
- 高热患者容易发生下列哪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 下列哪项因素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
- 一个肾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见: pH 7
- 绞窄性肠梗阻,体温39.8℃, 寒战,血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的变化为A、cA
-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该器官最严重的变化是
- 休克时除可发生变性坏死外,还可发生凋亡的
- 1、严重贫血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A、
- 严重缺氧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
- 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
- 某肺心病患者近日因受凉并出现咳嗽咳痰入院
- 治疗肝性脑病患者可用A、含有低浓度蛋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