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某患者于1月3日起发病,3天来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四肢酸痛、腰痛。体检:重病容,球结膜充血,无水肿,咽充血,腋下可见点状抓痕样出血点,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12×10
/L,N72%,L28%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尿蛋白(+++),RBC2~5/HP,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钩端螺旋体病
B、败血症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结核性脑膜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首选A、吡喹酮B、噻苯
- 患者男,26岁,北方人。于12月突然发病
-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输血B、性接
-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S、C、P
- 1、本例治疗的关键环节是2、最可能的诊断
- 淋病的特点,错误的是A、易侵袭黏膜B、以
- 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A、恶
-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出现癫痫大发作半
- 患者女,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
- 临床表现不符合暴发型肝炎的是A、肝脏持续
- 患者男,32岁。腹泻3个月,大便每日7~
- 有诊断价值的肥达反应(Widaltest
-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原因是A、过敏性
- 患者女,13岁。昨日进食海鲜,今晨开始畏
-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微
- 患者男,40岁,既往健康。5天前无明确诱
- 脑性低钠血症患儿,如果欲提高血钠5mmo
-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中毒性脑病B、肺
- 患者,女,30岁,健康体检时发现血清Hb
- 针对2003年非典全球大流行,我国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