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中年女性。平素脾胃虚弱,近1年来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其中医治法是
A、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B、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C、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D、疏风清热,和络止痛
E、祛风胜湿通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列哪种舌象变化不可能是生理现象A、儿童
- 下列除哪项外,指下均有脉气紧张之感觉A、
- 下列各项中,对肾气不固证和中气下陷证的鉴
- 循行至第3趾的经脉是( )A、足太阴
- 下列关于母乳喂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母患
- 患者,男,23岁。高热,流清涕,咽痛,肢
- 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A、脾B、胃C、
- 精浊好发于男性:A、老年B、中年C、中青
- 患儿,男,3岁。食多消瘦,面色萎黄,腹大
- 1、血府逐瘀汤与杏苏散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
- 痛经肾气亏损证的治法是A、温肾肋阳,调经
- 1、多在出生后1~2月内出现,表现为皮肤
- 《临证指南医案》所说具有”体阴而用阳”特
- 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A、冲脉B、督脉
- 中风急性期是指发病后A、2周以内B、1周
- 1、经脉循行"上夹鼻孔"的是:2、经脉循
- 在”十八”反中,不属与甘草相反的药物是(
- 1、能调节人体血量的脏是2、被称为"生血
- 产后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抽
- 1、补气生血的代表方剂是( )2、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