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C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A、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B、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E、红细胞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减少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致倦库
- 经典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A、C3bB
- 核酸分子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通过A、磷酸
- 血型多聚糖前体的终端为A、半乳糖B、L-
-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下列不正确的是(
- 胞质淡红色,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的橘
- 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
- 关于尿糖的形成与机制,错误的是A、尿糖浓
- 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换血首选
- 输全血不适宜于A、大手术B、大创伤C、大
- 进行现场质量体系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 钩虫对宿主的主要危害是A、异嗜症B、消化
- 全血保存期的标准是根据输注24小时体内红
- “质量评估与改进”这一新的管理概念,实际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最重要原因是A、病人有发
- 1、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椭圆形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巨噬细胞的是A、血液中
- 棘阿米巴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病变中可
- 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白细胞,主要是检测A、
- 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A、加快细菌的生长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