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儿,7岁。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天,嗜睡1天。查体:体温39.5℃,浅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良好,颈强(+),克氏征(+)胸、腹部多个出血点。实验室检查:WBC19×10
/L,N85%。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结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患者,男,7岁,因发热伴惊厥1天,于8月
- 心的传导系不包括A、窦房结B、房室结C、
- 对小儿喉、气管、支气管炎施行气管切开的适
- 关于放射工作许可登记制度哪项是错误的A、
- 用计算机采集静态图像时要用大的图像矩阵的
- 药物经皮吸收最主要的途径是( )A、
- 关于胶原纤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食管腐蚀伤后最常发生食管狭窄的部位是(
- 关于放射防护基本原则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 皮肤借皮下组织与深部附着并受纤维束牵引而
- 声导抗检查中,提示耳咽管阻塞的鼓室压图是
- 关于NaI(TI)晶体闪烁探测器,正确说
- 患者于2m处才能看清0.1视标,其视力为
- 放射性药物正确使用总原则正确的是A、诊断
- 1居里(Ci)等于每1秒内发生核衰变次数
- 上颌窦出生时位眼眶内侧,1岁时达眶下孔处
- 带电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因库仑电场的作用而
- 以下哪项不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常用
- 半衰期与衰变常数的关系为A、
- 放射性活度的变化服从指数衰变规律,用A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