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儿,男,10岁,昨日患儿于睡觉时发现两下肢有紫癜,不痛且不痒。今日紫癜增多,晨起眼睑稍有浮肿,起床行走后感腿痛。近1周前有一过性腹痛,未服用任何药物。发病前3日吃过螃蟹及河虾。以往无类似发作史,家庭中亦无类似紫癜病人。体格检查结果 T 37.2℃,P 78次/分,R 26次/分,BP 95/60mmHg。神志清,营养发育好,无贫血貌,臀部以下两下肢皮肤有大小不等的紫癜,呈紫红色,部分高出皮肤,呈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眼睑稍浮肿,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鼻搧,唇无紫绀,咽无充血,颈软,两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律齐,未疗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一),四肢活动正常,各关节无肿胀,生殖器无畸形,阴囊无水肿,克布氏征(一),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①三大常规:血常规:Hb 120g/L,WBC 9.4×10[~9.gif]L,N 0.64,L 0.35,PLT 178×10[~9.gif]L。粪常规:隐血(一)。尿常规:蛋白(+),RBC 4~5个/HP;②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③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APTT正常。
简答题1、最可能诊断
  • 过敏性紫癜 : 
    (1)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较重者累及上肢及躯干。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高出皮面,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2)病程中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3)反复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 
    (4)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APTT正常,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2、还要做什么检查
  •  因过敏性紫癜多为过敏原引起,还要做过敏原测定,必要时做骨穿。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3、需和什么疾病鉴别
  •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皮疹的形态、分布及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APTT正常,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外科急腹症:在皮疹出现以前如出现急性腹痛者,应与急腹症鉴别。过敏性紫癜的腹痛位置不固定,压痛轻,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出现肠穿孔时伴剧烈腹痛。出现血便时,需与肠套又叠、梅克尔憩室作鉴别。该患儿无剧烈腹痛、紫癜明显可排除。 
    (3)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患儿当皮肤表现出现较迟时,应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区别,后者血清补体降低,可与紫癜性肾炎区别。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4、治疗原则
  • 治疗原则: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如控制感染,注意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要注意液量、营养及保持电解质平衡。有消化道出血者,如腹痛不重,仅大便潜血阳性者,可用流食。如有明显感染,应给予有效抗生素。注意寻找和避免接触过敏原。 
    (2)对症疗法: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和钙剂;近年来提出用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20~40mg(kg·d)分二次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2周后改为口服,15~20mg(kg·d),分三次服用,继续应用1~2周。有腹痛时应用解痉挛药物,消化道出血时禁食。 
    (3)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阿司匹林3~5mg/(kg·d),每日一次口服;双嘧达莫(潘生丁)3~5mg/(kg·d),分次服用。 
    (4)抗凝治疗:本病可有纤维白原沉积、血小板沉积及血管内凝血的表现,近年来有使用肝素降低紫癜肾炎的发生的报道。 
    (5)肾上腺皮质激素:单独皮肤或关节病变时,无须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情况是用激素的指征:有严重消化道病变,如消化道出血时,可服泼尼松1~2mg/(kg·d),分次口服,或用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