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三踝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步骤,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 (1)术前准备:入院后予石膏托外固定或跟骨牵引,消肿对症处理,待肿胀消退后手术治疗。 (2)手术步骤:三踝骨折先复位固定外踝骨折、后踝骨折,后固定内踝骨折,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俯卧位,外踝后外侧切口显露外踝及后踝:沿腓骨后缘与跟腱外侧缘之间做长约8~12cm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注意保护血管、神经,牵开腓骨长短肌,骨剥钝性分离,充分暴露腓骨骨折端,清理骨折端血肿,于腓骨长短肌及长屈肌腱间隙进入,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暴露后踝骨折块,暴露下胫腓后韧带起止点,清除后踝骨折端血肿。充分松解外踝及后踝骨折端软组织,予牵引并复位外踝骨折端,复位钳或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外踝,克氏针临时固定后踝。术中透视踝关节正侧位,见外踝及后踝骨折端复位满意后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钢板固定腓骨骨折,空心螺钉或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内踝弧形切口暴露内踝。经内踝尖取弧形切口,注意保护大隐静脉,逐层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内踝骨折端,清除骨折端血肿,予巾钳复位骨折端,克氏针临时固定,术中C臂透视见内踝复位满意,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钢板或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内踝骨折。术中透视下行踝关节Hook试验及内外翻应力试验检查踝关节稳定性,根据稳定性决定是否行下胫腓螺钉固定。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及器械无误后,生理盐水冲洗,逐层缝合切口。 (3)术后处理:术后待肿胀稍消退后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我国最早的骨伤科手术是在哪个时期?应用的
- 皮肤移植首次换敷料时间。
- 试述三踝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步骤,术前准备与
- 简述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的操作。
- 试述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查要点。
- 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会出现什么表现?
- 简述“骨错缝”的定义。
- 简述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及其分期。
- 简述开放性气胸的局部处理。
- 骨折后的注意事项。
- 弹响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 简述骨肿瘤的疼痛特点。
- 髌骨软骨软化症如何进行关节外手术?
- 外伤后患肢明显缩短与外旋畸形时可诊断为
- 皮瓣转移术后出现血运障碍的处理措施?
- 简述髋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
- 试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查要点。
- 膝关节结核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试述踝关节扭挫伤的诊查要点。
- 比较胫腓骨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