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子宫肌瘤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 (1)B超: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数目、大小和部位,为更好确定肌瘤的位置,最好在分泌期子宫增厚,内膜回声清楚时检查。 1)子宫增大:增大的程度视肌瘤的大小和部位而定,微小的肌瘤子宫增大可不明显。 2)子宫形态改变:大的子宫肌瘤引起子宫形态失常,局部突起或凹凸不平。 3)瘤体样回声:肌瘤回声一般表现为较均匀的圆形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楚,可见包膜回声:当肌瘤含纤维的成分多、细胞的成分少时,也可表现为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光团:如肌瘤变性或为几个肌瘤融合的大肌瘤可表现为混合性回声,囊性变时可见液性暗区并可有分隔。 4)子宫内膜线移位或受压中断: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可导致内膜线移位,肌瘤占据宫腔可使内膜受压而内膜线中断。 5)子宫肌壁不对称增厚:由于生长部位的子宫壁明显增厚引起。 (2)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现已少用于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用于不孕症患者,可以显示宫腔是否变形,有无占位性病变,输卵管是否通畅及阻塞的部位。 (3)腹腔镜检查:子宫旁发现的实质性肿块难以确定其来源和性质,尤其在B超检查也难以确定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并可在直视下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4)宫腔镜检查:宫腔镜可直视观察宫腔内情况,有助于黏膜下肌瘤及内突型肌壁间肌瘤的诊断。此外,可在直视下确定病变部位,准确取材活检,并能同时切除黏膜下肌瘤。在宫腔镜下,可见瘤体位于宫腔内或部分在宫腔内,呈圆形或半球形隆起,表面有被膜包裹且光滑,较规则,基底部较宽或有蒂,不随宫液移动,表面浅粉或苍白,有溃疡或出血者呈紫红色,有时可见粗大血管,血管走向规则,大肌瘤可致宫腔狭窄变形,呈芽形裂隙状。 (5)宫腔探查及诊断性刮宫:通过宫腔探针探测宫腔的大小,感觉宫腔形态(有肌瘤的宫腔一般较深或有变形),尤其应注意宫腔底部有无突起,有无肿瘤悬吊的感觉,并将刮出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其他内膜疾病。对小的黏膜下肌瘤的诊断有帮助,但常有10%~35%宫腔内病变被漏诊。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