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气胸的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
- (1)病情观察: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妥善安放、固定各种管路并保持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测,并详细记录。 (2)呼吸道管理:①协助患者咳嗽咳痰:卧床期间,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坐起、叩背、咳嗽;指导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促使肺扩张,预防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②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护理: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者,作好呼吸道护理,主要包括气道的湿化、吸痰及保持管道通畅等,以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3)基础护理:由于切口疼痛及带有各种管道,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根据病情和患者需要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鼓励并协助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促进疾病康复。 (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保持管道的密闭: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各个连接处是否连接完好,有无松脱或脱落现象;②定期观察并保持水封瓶长玻璃管在水下3~4cm处,防止空气进入胸腔;③在患者活动或被搬移以及需要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 2)无菌操作,预防感染:①保持引流装置无菌,定时更换引流装置,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②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依靠重力引流,以防瓶内液体反流入胸膜腔。 3)观察引流,保持通畅:①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②密切注意水封瓶长玻璃管中水柱波动的情况,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水柱波动的幅度能够反映无效腔的大小及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一般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为4~6cm。若水柱波动幅度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水柱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患者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中的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③患者可取半坐卧位,鼓励患者咳嗽和深呼吸,以利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复张;经常改变体位,有助于引流。 4)拔管:①拔管指征:一般置管48~72小时,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量<50ml、脓液<10ml、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复张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即可考虑拔管:②拔管:协助医师拔管,嘱患者先深吸1口气,在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包扎固定:③观察:拔管后24小时内,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完整、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同时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抗感染措施。 2)肺感染和胸腔内感染:监测体温,因开放性损伤易导致胸腔或肺感染,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痰液性状,如患者出现畏寒、高热或咳脓痰等感染征象,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