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对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管理
- (1)吸氧和加强生命体征监护:老年患者术后应当常规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同时应当常规监测SpO2直到没有低氧血症发生的趋势为止,这样可以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一般接受全身或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应当辅助吸氧48小时。必要时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2)镇痛:良好控制术后疼痛可减少老年患者心血管、呼吸和胃肠道系统的并发症,完善镇痛还可促进患者早期活动,从而早期出院。 老年患者术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NSAID类药物镇痛时,应当考虑到老年患者易于发生肾功能损害、消化性溃疡等并发症。老年患者术后比较可取的镇痛方式应当为区域神经阻滞合并严密监测下的静脉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可从青壮年的25%~50%开始,同时监测其镇静和呼吸。并根据镇痛评估的结果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这样既可以提高镇痛效果又可以减少与术后镇痛相关的并发症。 (3)输液管理:老年患者手术后易于发生液体输注不当,所以严格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建议详细记录出入量并能解释其变化的原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4)处理恶心、呕吐。 (5)早期活动:早期、频繁的物理治疗和活动可促进术后恢复和减少住院日。若患者全身情况容许,手术后24小时应当进行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康复治疗,同时也可容许伤腿负重(身体重量)行走。 (6)预防便秘:应当积极预防便秘,特别是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手术后镇痛时阿片类药物(即使少量)的应用、脱水、食物中纤维减少和活动减少等都是导致便秘因素。可采取下列措施治疗便秘:轻泻药、增加液体摄入量、增加膳食中纤维和早期活动。 (7)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①将定时查看患者作为PACU、ICU的常规;②具有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的老年患者应当进行预防处理;③定期检查有无下列手术后并发症:感染(肺部、尿路、伤口)、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缺氧、败血症、水电解质失衡、乙醇或毒品戒断、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及其引起的意识混乱;④及早进行肠道内或肠道外营养可促进康复;⑤推荐多科室合作使用多种手段促进恢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简述术后疼痛的起因
- 什么是调节阀?它怎么控制气筒中气体的释放
- 简述呼吸道烧伤的治疗措施
- 常用吸入麻醉药的化学构成是什么?为什么某
- 如何决定出血性休克病人的手术时机?
- 试述肾上腺危象的麻醉的要点
- 简述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选择
- 何谓湿肺?简述湿肺病人手术麻醉处理的原则
- 何谓“第三间隙”?
- 怎样确保氯气活瓣开放时,麻醉机确实输送氯
- 简述围术期麻醉及术后严重高血压的应激处理
- 喉罩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哪些?
- 简述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和病人自控区域镇痛(
- 简述代酸合并呼碱的治疗原则?
- 简述心脏手术麻醉中预防神经并发症的主要措
- 简述恶性高热的处理原则
- 简述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麻醉方法
- 如何预防含氟吸入麻醉药产生的肾毒性?
- 简述非住院患者围术期麻醉选择
- 简述预测颈动脉内膜剥脱 (CEA)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