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者,男性,26岁。因“面部皮疹渐增多偶痒1年余,加重2个月”至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双侧面颊部出现针帽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面的扁平淡褐色皮疹,偶有轻度瘙痒,未予治疗。随后皮疹不断增多,逐渐蔓延至整个额面部,近2个月手部和下肢也有新发皮疹,部分呈串珠样排列,故患者前来本院就诊。患者起病来无发热、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头晕头痛、口腔溃疡、关节肿胀、肌肉酸痛、对光敏感、月经紊乱等症状。患者精神好,胃纳可,睡眠佳,两便正常,无明显体重下降。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系统回顾:体健无殊。体格检查:T 36.8℃,P 76次/min,R 20次/min,BP 130 mmHg/9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好,回答切题,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步入病房。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正常,睑结膜未见异常,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无乳突压痛。外鼻无畸形,鼻通气良好,鼻中隔无偏曲,鼻翼无扇动,两侧鼻旁窦区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双腮腺区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HR 76次/min,律齐;腹平坦,腹壁软,全腹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脏无叩击痛。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无杵状指(趾),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肤科检查:皮损广泛分布于整个面部、手背和下肢,以前额、耳前和下颌为著,可见多发针帽至米粒大小淡褐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部分皮疹略增厚,伴散在抓痕,无明显角化,右侧耳前及左下颌部可见皮疹呈串珠样分布。如下图所示。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或特殊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ANA等检查均无殊。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有哪些?
  • 扁平疣。诊断依据:①患者,青年女性,26岁,慢性病程;②因“面部皮疹渐增多偶痒1年余”至门诊就诊;③皮疹初起于双侧面颊部,渐增多蔓延至整个额面部;④皮疹以前额、耳前和下颌为著,表现为多发针帽至米粒大小淡褐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部分皮疹略增厚,伴散在抓痕,无明显角化,部分可见皮疹呈串珠样假性“同形反应”;⑤仅偶有轻度瘙痒;⑥系统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无殊。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2、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 1.雀斑是皮肤上淡褐色的小点,常见于日晒部位,但它们不是由病毒引起的,且通常没有凸起。2.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化相关皮肤病变,表现为肤色或深色的、界限清晰的、表面粗糙的丘疹或斑块,但它们通常较大,且多见于中老年人。3.色素痣是皮肤上色素沉着的斑点或丘疹,可能为平坦或略微凸起,但通常不会呈现扁平疣的典型形态和分布。4.丘疹性荨麻疹是由昆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色、瘙痒的丘疹,但它们通常不会持久存在,且与扁平疣的形态不同。5.汗管瘤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表现为皮肤上小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丘疹,但它们通常不会像扁平疣那样广泛分布。6.痤疮表现为黑头、白头、丘疹和脓疱,常见于青春期,但它们的形态和分布与扁平疣不同,且通常伴有皮肤油腻和毛孔堵塞的特征。7.其他类型的疣:如寻常疣、丝状疣和掌跖疣,这些疣的形态和分布与扁平疣不同,但都由HPV引起。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3、该患者的处理方案及理由是什么?
  • 1.观察等待。对于数量较少、没有引起不适的扁平疣,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可以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因为扁平疣有时会在几个月到几年内自然消退。免疫系统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其自身免疫系统可能足以清除病毒。2.局部治疗。对于分散的、数量不多的扁平疣,局部治疗是首选。这包括使用水杨酸、三氯醋酸(TCA)、氟尿嘧啶霜或凝胶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破坏疣体,促进其脱落。3.物理治疗。对于较大的疣体或对药物反应不佳的疣体,物理治疗可能更有效。这包括冷冻疗法、电灼、激光治疗等。4.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广泛分布或治疗抵抗的扁平疣,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咪喹莫特乳膏可能有效。这些药物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清除病毒。5.化学剥脱。使用化学剥脱剂,如水杨酸或果酸,帮助去除疣体表面的角质层,促进疣体脱落。6.手术切除。对于非常大的疣体或在特殊部位(如眼睛附近)的疣体,手术切除可能是必要的,以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