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腺病毒性角结膜炎主要分为?
  • (1)流行性角结膜炎:本病传染性强,主要为接触传染,起病急、症状重。多见于20~40岁成年人,潜伏期5~7天,常双眼同时发作,也可双眼先后发作,结膜病程最长维持3~4周。临床主要特点为急性滤泡性或假膜性结膜炎及角膜上皮细胞下浸润。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有异物感、烧灼感和水样分泌物,在第2~3天睑结膜出现滤泡并迅速增加,结膜表面会出现薄层假膜(有时是真膜)。此时伴随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在第8~10天出现角膜损害,伴有畏光流泪和视物模糊,角膜病变主要为浅层点状角膜炎,多集中于中央区。3~4周后角膜上皮下浸润加剧,这种上皮下浸润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逐渐吸收,一般不影响视力,个别形成瘢痕影响视力。(2)咽结膜热:本病为急性高度传染性结膜炎。主要特点包括:发热、咽炎和非化脓性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多伴有无痛性耳前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小儿及年轻人。潜伏期5~6天,病程2~3周,单眼或双眼同时发病,发病最初几天传染性最强。发病时体温升高,温度可达39℃以上,持续3~7天,伴有肌肉酸痛、头痛、胃肠不适或腹泻。咽炎主要表现咽部不适、咽后壁充血、散在透明滤泡。结膜充血、弥漫性水肿,结膜可见大量滤泡,主要在下睑及下穹窿结膜,可融合成横行堤状。可伴有角膜上皮损伤,分泌物主要表现为浆液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