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与未修订前比较,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百日咳、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和疟疾
D、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
E、肺结构、淋病、梅毒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大多数限制性内切酶的使用温度与保存温度分
- 迟缓爱德华菌的生化反应,不正确的是A、硫
- 感染病毒的细胞在胞核或胞浆内存在可着色的
- 细菌细胞膜有诸多功能,但不包括A、营养物
- 采用随机引物法标记DNA探针时,待标记模
- 关于包涵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涵体是在易
- 1、痢疾志贺菌具有2、白喉棒杆菌具有3、
- 对高致病性的菌、毒种的运输必须经过批准,
- 肠道病毒不包括( )。A、脊髓灰质
- 可以称为病毒体的是A、核酸B、衣壳C、包
- 霍乱弧菌依据O抗原的不同有200多种血清
- 对规定甲、乙、丙三类以外的传染病需要列为
- 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A、热力、
- 1、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或核仁,无细胞壁的
- 有关放射免疫测定,不正确的是A、放射性强
- 大肠埃希菌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利
- 结核分枝杆菌的代时为A、15~30min
- 1、按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进行分类的方法2
- 在加压情况下,支原体能通过的最小滤膜孔径
-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考核人员的工作成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