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薛生白《湿热病篇》对温病学的贡献。
- 答题要点:(1)明确提出湿热病病变部位和病机中心是太阴脾和阳明胃。这不但是全篇的立论中心,也是湿热病与伤寒及一般温热病的不同之处。湿热病以脾胃为中心而发展变化。(2)明确提出以三焦辨证、三焦分治为湿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上焦湿热证,治宜轻清芳化。中焦湿热证,太阴湿盛者,治宜辛开为主;阳明热多者,治宜清热燥湿为主;湿邪伤阴者,治宜攻逐邪热为主。下焦湿热证.治宜疏利渗下。薛氏关于湿热证三焦分治的理论和治疗方药,奠定了湿热病三焦辨证论治的基础。(3)按湿热多少和偏盛划分证候和确立治法。篇中对“有湿无热”、“湿多热少”、“湿热俱多”、“热多湿少”各证的划分,为现代临床辨证治疗湿热病提供了依据。(4)对湿热证的治疗,既重视保津,又留意护阳,立法制方皆有新意,仿古而不泥古,创立了许多精当、有卓著疗效的方剂,这些方剂在现代临床卜不但能直接应用,而且能启迪思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斑疹顺证是:( )
-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药物组成是:( )
- 什么叫疠气?疠气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 《素问·阴阳应象大沦》指出“暴怒”易伤:
- 乌头汤治疗功效是:( )
-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 )
-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二八的生命特征
- 木防己汤证的特点是什么?
- 瓜蒂散证、桂枝汤证、桂枝加桂汤证、茯苓桂
- 茯苓四逆汤的药物组成的正确搭配:(
- 男性,27岁,身热,下利稀便三日,色黄秽
- 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都用半夏、黄连、干姜三
- 湿温病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治疗时可使用下
- 湿温病,温邪化燥,证见灼烦燥,便下鲜血,
-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 )
- 熄风法有:( )
- 由暑湿病邪郁伏而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外感热
-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的药食属于
- 《素问·举痛论》论述疼痛“按之无益”见症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正确的论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