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此论见于
A、《诸病源候论》
B、《儒门事亲》
C、《景岳全书》
D、《丹溪心法》
E、《证治准绳.消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1、其证候是2、其治法是3、治疗宜选用
- 1、饮食停滞型胃痛治宜2、寒邪客胃型胃痛
- 1、休息痢的特征是2、疫毒痢的特征是
- 下列各项,对积与聚无鉴别意义的是A、积属
- 患者,女,26岁。现症见面色灰白,恍惚神
- “眩晕”最早见于A、《丹溪心法》B、《景
- 做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与吹气比例是A、15
- 1、其辨证分型是2、其治法是3、其治疗应
- 1、对明确诊断帮助不大的是2、其证候可能
- 对虚劳的辨证以何为纲A、气血阴阳B、五脏
- 患者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胸闷隐
- 病案分析题 (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
- 汗出恶风,动则更甚,面色㿠白,体倦乏力,
- 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 患者突发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
- 1、痰浊壅肺型肺胀首选方2、痰热郁肺型肺
- 明确了肺痨的病因、病位的著作是A、《理虚
- 1、应辨病为2、辨证为3、现患者已苏醒,
- 侯某,女,62岁。痉证患者。现症见:头痛
- 治疗行痹的代表方剂是A、桂枝芍药知母汤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