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长期应用氯丙嗪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怎样? (章节:18 难度:3 )
- 长期应用氯丙嗪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为:1、帕金森综合征;2、急性肌张力障碍;3、静坐不能;4、迟发性运动障碍。前三种的发生机制是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第四种表现的发生机制是氯丙嗪长期阻断多巴胺受体导致受体敏感性增加或反馈性促进突触前膜多巴胺释放增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正常时颈部淋巴结的大小(CT图像所见)是
- 计算X线胶片感光度时,采用的基准密度值是
- 被照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正确的称为
- 使体层面以外器官抹消彻底,正确的方法是
- 最适合肺组织显示的窗宽、窗位是
- 以下论断不正确的是
- 有关胶片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用于胃肠道造影的对比剂是
- 胸骨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平面相当于
- 关于乳腺摄影专用正色胶片特点的叙述,错误
- MRI脉冲序列执行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
- Gd-DTPA的毒副反应不包括
- 关于成像板(IP)的论述,错误的是
- 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相当于
- 与模拟方法摄影比较,不是数字摄影优势的是
- 关于米得(米吐尔)的特性,错误的是
- 防止影像变形的措施错误的是
- 关于散射线对照片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256×256形式表示的是
- 关于胶片乳剂层叙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