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18岁, 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 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 HC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 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A、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B、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E、红细胞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减少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食管鳞状细胞癌占恶性病变的( )A、
- APTT和PT都延长多见于 (
- 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是A、因子ⅧB、因子Ⅺ
- 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下列
- 下列细胞因子中对早期造血干细胞起正向调控
- 下列哪项符合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原始淋巴细胞的形态特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缺铁
- 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下列叙述
- 有关血小板黏附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
- 下列哪项检查结果在增生性贫血中不出现A、
- 以下不是导致正常细胞性贫血的病因的是A、
- 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检查不可能出现的
- 下列说法符合纤溶系统理论的是A、纤溶系统
- 白陶土可激活的凝血因子是( )A、Ⅰ
- 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下
- 形态学检查时见到Auer小体可以排除A、
- 下列疾病作骨髓穿刺时不能抽吸到标本的是A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实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
- 贫血时,直方图出现峰左移,峰底变窄,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