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性,22岁。10天前无诱因发热, 体温逐渐上升,近3天体温持续38.5~39.5℃不降, 伴食欲下降、乏力、腹胀。体查:T39.5℃, P82次/分,BP110/70mmHg, 神清,表情淡漠, 胸部可见淡红色的小丘疹,心肺(-), 腹软,右下腹压痛, 肝肋下2cm,脾肋下可及, 其他无异常。血常规:WBC3.5×109/L, N0.6,L0.4,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麻疹
C、败血症
D、伤寒
E、疟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制备药敏试验所需的M-H琼脂需向90mm
- 鲍特菌引起百日咳的临床治疗首选用药是A、
- 首次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A、琴纳B、郭霍C
- 腐生葡萄球菌是下列哪种疾病的常见致病菌A
- 脑膜炎奈瑟菌、布鲁菌等在初次分离时所需的
- 关于黄病毒科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A、猪是流
- 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宿主后,典型症状和体征
- 目前已知的动物病毒中唯一具有负单链共价闭
- 下列物质中与细菌合成代谢有关的产物是
- 可用于细菌分型分析的方法是( )A、
- 外斐试验为阴性的疾病是A、羌虫病B、立克
- 与原发性肝癌相关联的病毒是 (
- 有关军团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革兰阴性
- 患儿7个月,发热3天,体温38~40℃。
- 能诱生干扰素的是 ( )A、外毒
- 1、已知引起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2、该
- 棒状杆菌菌体内异染颗粒的主要成分是A、肽
- 下列属于革兰染液成分的是 ( )
- 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检验
- 下列何种微生物培养时会产生B-溶血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