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A、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
B、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
E、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一般不会有A、脾
-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了MDSFAB
- 1、对本病诊断后的分型,目前主张采用2、
- 淋巴细胞增加见于A、病毒感染B、化脓菌感
- 下列何者做PAS染色时红系阳性反应A、再
- 下列哪项符合血管外溶血的实验室指标A、血
- 诊断溶血最可靠的标志是( )A、异形
- 下列哪些疾病的细胞外铁明显增加而铁粒幼红
- 关于NAP染色法及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A、局部血管
- 下列哪几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表现A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呈强阳性反应的是A
- 以下不是导致正常细胞性贫血的病因的是A、
- 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下列哪些因素与RBC的抗溶能力有关?A、
- 1、除下列哪种疾病外,均有可能2、该患者
- 患者,女性,43岁,血红蛋白55g/L,
- 区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较简便
- 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A
- 下列哪一项检查结果不符合血小板无力症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