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女性, 11岁,因低热、乏力就诊, 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Hb74g/L, WBC4.0×109/L,分类: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4%、中性杆状核粒细胞30%、淋巴细胞22%、原幼淋巴细胞47%、单核细胞1%,PLT79×109/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风湿热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恶性淋巴瘤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结核病类白血病反应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患者,女性, 11岁,因低热、乏力就诊,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不同的穿刺部位,
- 质量管理体系构成错误的是A、组织结构B、
- 男性,49岁。腰痛、水肿半年。化验: 尿
- G-6-PD酶缺陷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
- APTT试验中使用的部分凝血活酶主要成分
- 下列哪项不是B细胞的免疫标志A、CD10
- MIC小组命名的AML-M2标志染色体畸
- 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下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的特
- 正常人体内红细胞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衰老而
- 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基质细胞的特征A、骨髓
- 纤溶酶原(PLG)是 ( )A、
- 诊断慢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的阳性结果是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是A、周围血中幼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型)时存在下列哪项
- 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中作用最强的是A、胶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生理功能是A、促
- 关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下
- 外周血涂片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对下列哪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