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儿,男性,3岁,经常出现瘀斑,实验室检查发现PLT:225×10
/L,Hb:105g/L,WBC:6.2×10
/L,PT:12.5s(正常11.5s),APTT:58.6s(正常32s)。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继发性贫血
B、过敏性紫癜
C、血友病甲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共同机制都是微
- 下列哪种细胞PAS反应呈强阳性A、尼曼,
- M3易并发DIC,其原因是A、M3易合并
-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 )A、慢
- 凝血酶敏感因子不包括A、FgB、因子ⅤC
- 监控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PTINR应控制
- 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是A、Sp
- 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组成成分中,具有保护嗜
- 骨髓纤维化确诊的主要手段是A、血象B、骨
-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A、是
- 下列不符合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1BUFⅧ抑制物定义为灭活混合血浆中多少
-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检查是错的A、
- 患者,女性, 58岁,因低热、乏力一周就
- 下列哪项不符合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有关理
- 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增加最明显的疾病是A、
- 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骨穿部位是A、胸骨B、肋
- 下列关于APTT和PT说法正确的是 (
- 下列哪项不符合原始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