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38岁, 下水道工人,持续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走路时小腿疼痛、胃纳减退、疲乏4天。体查: T39.8℃。眼结膜充血,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蚕豆, 局部皮肤潮红、压痛明显。肝于肋下1.0cm可触及。外周血红细胞4.82×1012/L,白细胞12.4×109/L, 分类N0.87,L0.11, E0.01,M0.01, 血小板123×109/L。尿常规检查示蛋白+++,管型+。发病前3天曾到郊外旅游, 右腿受伤流血,现伤口已愈。本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登革热
B、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败血症
E、恙虫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A、恢复
- 氯磺丙脲临床上可用于治疗( )A、尿
-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经
- 医学伦理学原则中的最高层次是A、不伤害病
- 婴儿计划免疫,下列哪项正确A、2个月开始
-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A、发热
- 外毒素发挥作用是通过A、与靶器官的受体结
- S-T段抬高见于( )A、急性心肌梗
- 区别腹部肿块来自腹腔或腹壁最简易的检查方
- 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 “O
- 国家卫生部关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 二重感染是指A、两种细菌同时感染B、治愈
- 下列哪种疾病的气管移向患侧?( )A
-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A、麻疹
- 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 )A、呆小病
- 从事以下哪种工作的医务人员,须经过省、自
- 属于抗凝药物的是A、尿激酶B、阿司匹林C
-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县级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应当
- 下列符合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是A、对症下
- 婴幼儿发热最多见的原因A、胃肠病毒感染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