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性,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呆。体检:巩膜黄染,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 IgM(+),ALT150U/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
- 单项选择题1.该患者诊断为
A、慢性迁延性肝炎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D、肝硬化
E、肝癌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单项选择题2.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BV直接损伤是主要致病因素
B、HBsAg是主要的免疫攻击位点
C、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肝外组织损伤
D、初次感染HBV的年龄越小,慢性化的概率越小
E、抗核抗体阳性时肝损害通常减轻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单项选择题3.该病肝细胞破坏的机制是
A、CD8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Ⅰ导致细胞溶解
B、CD4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Ⅰ导致细胞溶解
C、CD8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细胞溶解
D、CD8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肝细胞溶解
E、CD4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肝细胞溶解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用琼脂糖凝胶平板法检测吞噬细胞功能时中间
- 出生后,人类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
-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的原理主要是蛋白质
- IgD降低见于以下哪种疾病
- 芯片杂交的操作顺序是 ( )
- 最适合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荧光物质是
- 下面哪一项不能用免疫比浊分析法检测
- 乙肝病毒的两对半结果中,传染性最高的患者
- 用异源性抗CD3mAb治疗排斥反应,最主
-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
- 下列受者中,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关系不
- 不可用于可溶性黏附分子测定的标本是
- B细胞成为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由于
- 沉淀反应的反应中,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
- 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在
- 关于放射标记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补体成分灭活的标准温度和时间是
- 细胞膜也是半透膜,可自由通过的是
- CIC检测中参考标准品多用人的哪一类热聚
- CP-CH50试验时常用的SRBC悬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