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A、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
B、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
E、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有关间接胆红素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下列哪种溶血性疾病血浆游离Hb在正常范围
- 出血时间测定延长可见于( )A、Ⅷ,Ⅸ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
- 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阴性病例占A、
- 确定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检查意义最大A、
- 能够反映毛细血管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查项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
- 关于心肌梗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
- 造血功能障碍的病理主要在骨髓,下列表现哪
- 男性,45岁,近2个月来出现疲劳、盗汗、
- 下列哪种疾病临床上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
-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下列哪些发挥抗血栓作用(
- 下列哪项细胞化学染色对急粒与急单的鉴别意
- 血小板黏附功能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
- 区别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是
- 血小板抗体增高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慢性
- 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 患儿,10个月,红细胞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