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性,73岁,反复胸骨后闷痛1天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肌红蛋白469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28μg/L,钙蛋白cTnT0.153μg/L(参考区间:肌红蛋白21~72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0.0~6.8μg/L,肌钙蛋白cTnT0.000~0.030μg/L)。心脏超声心动图无异常。
- 多项选择题1.最可能的诊断是
A、扩张型心肌病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透壁性心肌梗死)
D、病毒性心肌炎
E、心脏瓣膜病
F、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灶性心肌梗死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提示]立即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患者胸痛等症状缓解, 6小时后复查,肌红蛋白85.5μg/L, 肌酸激酶同工酶MB71.4μg/L,肌钙蛋白cTnT1-480μg/L。关于动态随访心肌损伤标志物正确的解释是
A、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梗死范围扩大
B、有助于判断是否需溶栓治疗
C、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再梗死
D、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心衰
E、就该患者而言,两次检查结果相差太大,检测结果有误
F、就该患者而言,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变化规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血肌红蛋白开始上升的时间和降至正常的时间是
A、1小时后,24~36小时
B、1小时后,3~4天
C、6小时后,24~36小时
D、6小时后,3~4天
E、4~8小时,3~4天
F、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血肌红蛋白无动态变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精密度评价时性能可接受性判断的方法有A、
- 1、该患者有可能的诊断包括A、原发性硬化
- 1、该患者体内酸碱状态为A、代谢性酸中毒
- 胃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主要是( )A、
- 巢式PCR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采用外引物
- 1、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2、最可能的病原学
- 1、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Graves
- 心肌梗死发病4~6h后在血中可检测到的标
- 1、应诊断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
- 1、临床初步诊断是A、肝性脑病B、转氨酶
- 急性时相反应时降低的血浆蛋白质有(
- 1、PCR反应体系由以下哪些成分构成A、
- 关于肝脂质代谢( )A、肝内生成胆汁
- 1、临床上发生手足抽搐,应考虑诊断为A、
- 酶促反应的机制是A、酶能加速反应的进程主
- 1、患者的K离子和Na离子可能的变化应该
- 1、巢式PCR的检测原理为A、采用两对引
- 分泌受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 )A、
- 1、为明确诊断,患者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查A
- 1、PCR-ASO的检测原理是A、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