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38岁, 下水道工人,持续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走路时小腿疼痛、胃纳减退、疲乏4天。体查: T39.8℃。眼结膜充血,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蚕豆, 局部皮肤潮红、压痛明显。肝于肋下1.0cm可触及。外周血红细胞4.82×1012/L,白细胞12.4×109/L, 分类N0.87,L0.11, E0.01,M0.01, 血小板123×109/L。尿常规检查示蛋白+++,管型+。发病前3天曾到郊外旅游, 右腿受伤流血,现伤口已愈。本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登革热
B、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败血症
E、恙虫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
- 对确诊的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医疗机构的
-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
- 尿液中出现哪些管型提示预后不良?(
- 在我国,1岁内小儿需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中
- 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
- 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出现最多的是A、病原
- 患有以下哪种传染病的患者,不需要予以隔离
- 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
- 有关利多卡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 医师为处于哪些急性期的患者每天进行评估(
- 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首先应做到的是A
-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
- 属于抗生素类抗癌药物的是A、卡铂B、环磷
- 关于免疫学检查,错误的是A、大多数用以检
- 临床进行膀胱穿刺时,可不进入腹膜腔以减少
- 体现医患之间技术性关系的是A、医生主动型
- 某地相继发生多例以急性发病、高热、头痛等
- 女,48岁。皮肤瘙痒, 皮肤巩膜黄染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