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患者,30岁, 贫血已2年,有肝炎史。体检: 皮肤有散在的少量紫癜,肝、脾肋下未及。检验: 红细胞2.0×10¹²/L,血红蛋白50g/L, 白细胞1.5×10⁹/L,网织红细胞0.1%; 骨髓检查示细胞增生活跃,红系及粒系多为晚期阶段, 巨核细胞缺如:HBsAg(+), Ham试验(-)。最可能诊断为
A、急性白血病
B、ITP
C、PNH
D、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型)
E、脾功能亢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不属红细胞外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的是(
- 在干细胞培养中,加入EP后可形成以下何种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抗凝血酶活性减低见于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是A、非特异性酯
- 出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以下疾病,但哪项除外(
- 受溶血标本影响的检测指标是A、血清钾测定
- 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的疾病为( )。A、
- 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有利于诊断A、有
- 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贫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有关PNH,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引起红细
- 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涂片可发现较
- 体内抗凝系统包括A、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
- ITP病人血清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主要是
- 红细胞破坏后,受何者吞噬A、中性粒细胞B
- 血小板第3因子是血小板膜上的A、磷脂醚肌
-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以下哪项检查是错的A、
- 正常情况下,既可出现于骨髓中, 也可出现
- 胞质中含密集的嗜苯胺蓝颗粒,并有短而粗的
- 关于肝素抗凝机理,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阻
- 1、本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自身免疫性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