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儿,男,5岁,行后尿道瓣膜切除。术后伤口愈合不良,输血浆110毫升。当输入30毫升时,发生寒战,体温升至40℃,减慢速度于10小时输完血浆,患儿休克,昏迷,白细胞为13.4×10
/L,次日增至40×10
/L(中性93%)。给氧,除原用青霉素、链霉素外,第二天加用金霉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昏迷持续两天死亡。患儿最可能是死于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溶血反应
E、血液循环过荷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血清总蛋白(TP)(双缩脲法)参考值(
-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所用的缓冲液为( )。
- 决定输血前分管医生应该向病人或家属说明(
- 正常人外周血中干细胞只有骨髓中造血干细胞
- 凝血酶原时间(PT)是( )。A、观察
- 浓缩红细胞的容量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和检查
- 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一般都与抗血液成分的抗
- 目前已应用或正在研究中的血浆病毒灭活方法
- 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下列哪种细胞( )
- 患者,男性,40岁,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 1、患者血型鉴定困难配血不合原因为(
- Rh血型系统中不包括的抗原是( )。A
- 因输血或妊娠产生的血型抗体多为( )。
- 献血知情同意至少包括( )。A、献血者
- 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方法为( )。A、C
- 血液采集过程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按有关规
- 红细胞悬液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中逐渐减
- 为安全输血,目前提倡( )。A、实施自
- 采集血液时,采血量应为标识量的( )。
- 1、初次免疫应答反应中最早出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