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18岁,身高158cm,体重102kg。因手臂肌肉拉伤住院,常规检查心电图。
- 单项选择题1.患者QRS波群振幅可能
A、较正常增高
B、较正常明显增高
C、较正常减低
D、同正常一样
E、以上都不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2.该患者QRS波群振幅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为
A、手臂肌肉拉伤
B、肥胖
C、体型矮小
D、男性
E、年轻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3.引起QRS波群振幅减低还可见于
A、肺气肿
B、全身明显水肿
C、皮下气肿
D、胸腔积液
E、以上都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室间隔缺损的典型心电图特征为A、QRS波
- 1、心电图诊断应为A、二度房室传导阻滞B
- 3通道动态心电图CM5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
- 每搏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作A、
- 关于T波电交替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指心
- 心力衰竭病人采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 患者,男, 53岁。活动时胸骨后闷痛,休
- 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错
- 以下哪些是心电图的正常范围A、T波的振幅
- 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1、图4-7-8中的电生理现象提示A、裂
- 对于心脏基本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心房
- 以下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但不包
- 冠状动脉新鲜血栓的主要造影征象应除外A、
- 预激综合征最常伴发A、窦性心动过速B、Ⅰ
- 对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处理原则,正确
- 患者,男, 62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
- "等位性Q波"指的是A、原来无q波的导联
- 心动过速诱发窗口的测定一般采用期前刺激法
- 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不正